管箱式空气预热器组合交底内容:
1、检查管箱外观应无缺损、裂纹、穿孔。
2、在管箱互相垂直的两个侧面,空气预热器电话,沿中线分别用钢尺测量,取平均值进行找正,管箱高度的偏差应±4mm。
3、检查管箱侧面对角线差,管箱高≤3m ≤5,管箱高>3m ≤7,方法是在管箱互相垂直的两个侧面用钢尺测量对角线长度,空气预热器,计算每个侧面的对角线的差值,再取平均值。
4、用1m大钢板尺或150mm小钢板尺测量检查管板边缘平直度偏差≤10mm。
5、管端焊缝严密性试验主要无渗漏,方法:管箱斜置,煤油从管板内侧注入后观察。
6、管箱组合件侧面对角线差,组合件高≤3m ≤5mm,组合件高>3m ≤7;组合件管板对角线差≤15mm;管箱垂直度偏差≤5mm。
7、防磨套管组合应装配紧密,点焊牢固,套管露出高度符合图纸要求,且套管内清洁。 8、两管箱相邻管板标高偏差±5mm。
管式空气预热器发生堵灰的主要原因
锅炉空气预热器据我了解分两种,空气预热器更换,一种立式管式空气预热器(管走烟气)另一种卧式管式空气预热器(管走空气),两种积灰原因基本相同,首先说立式,由于入口防磨套管损坏造成积灰、炉膛内杂物(耐火砖、浇注料、防磨瓦等等)堵塞造成积灰、受热面管排泄露造成积灰; 卧式,空气预热器拆除,激波吹灰器效果不好造成积灰、杂物堵塞预热器管排、受热面管排泄露等等。杂物堵塞、预热器管损坏、受热面管排泄露是造成积灰的主要原因。
空预器高温间隙传感器
本传感器属电涡流式传感器,它可以连续测量密封扇形板下表面与转子法兰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并把间隙值转化为电信号。扇形板并不是连续跟踪转子而是根据微处理机的逻辑程序,推荐每隔6小时与相连的转子位置感应器一起来“寻找”转子。当扇形板与转子的接近程度达到允许的极限时,传感器就触发控制盘以阻止扇形板继续下移。一般是延迟2秒钟等驱动电机停转后控制盘就使扇形板收缩直到扇形板与转子径向密封间的距离达到预定值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