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空气预热器的密封形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主要有轴向密封、径向密封、环向密封。
1)轴向密封装置主要由轴向密封片和轴向密封板构成,轴向密封片安装在转子外表面,它由螺栓与各扇形仓格板的外缘相连接,并沿整个转子的轴向高度布置。且与轴平行,随转子一起转动,轴向密封板装置主要由轴向密封片及两块弧形板和调整装置组成。
2)径向密封装置主要由扇形板与径向密封片组成,径向密封片是螺栓固定在转子的上、下隔板的端部,沿半径方向分成数断,也随转子一起转动,空气预热器价格,径向密封片可上下适当调整,与扇形板构成整个径向密封装置。它用于阻止转子上下端面与扇形板动、静部件之间因压力不同而造成漏风。
3) 环向密封装置在转子外壳上、下端面的整个外侧圆周上,它由旁路密封片与T型钢构成,T型钢与转子外圆周上的角钢相连接,也随转子一起,旁路密封片沿转子外缘布置,环向密封装置是为了防止气流不经过空预器受热面,而直接从转子一端跑另一端。除上述密封装置外,三分仓受热面转动的回转式空预器通常还装有转子中心筒密封,静密封片和补隙片这些都有助于减少漏风。
防止空气预热器堵塞的操作控制策略?
低温腐蚀堵灰漏风是空预器遇到常见的问题。
低温腐蚀会造成空气预热器受热面金属的破损,空气漏进烟气中,腐蚀也会使受热面积灰影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传热效率;空预器积灰,使烟风道阻力加大,风机电耗增加,影响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1)产生低温腐蚀的原因:
燃烧过程中生成的会生成一定的SO3,当烟气温度低于200℃时,SO3会与水蒸汽结合生成硫酸蒸汽,硫酸蒸汽的凝结温度比水蒸汽高得多(可能达到140℃-160℃,甚至更高),因此烟气中只要含有很少量得硫酸蒸汽,烟气温度就会明显的升高。 烟气进入预热器,只要温度低于温度,水蒸汽和硫酸蒸汽将会凝结。水蒸汽在受热面上的凝结造成金属的氧腐蚀,硫酸蒸汽在受热面上的凝结,对金属产生严重的酸腐蚀。腐蚀产物和凝结产物与飞灰反应,生成酸性结灰。
酸性粘结灰能使烟气中的飞灰大量粘结沉积,形成不易被吹灰清除的低温粘结性结灰。由于结灰,传热能力降低,受热面壁温降低,引起更严重的低温腐蚀和粘结结灰,终有可能堵塞烟气通道。烟气中的水蒸气一般不超过70℃,但是烟气中含有硫酸蒸汽,就可以使酸增高。
影响低温腐蚀的因素是硫酸蒸汽的凝结量,凝结量越大,腐蚀越严重。凝结液中硫酸的浓度:烟气中的水蒸汽与硫酸蒸汽遇到低温受热面开始凝结时,空气预热器,硫酸的浓度很大。随烟气的流动,硫酸蒸汽会继续凝结,但这时凝结液中硫酸的浓度却逐渐降低,开始凝结时产生的硫酸对受热面的腐蚀作用很小,而当浓度为56%时,腐蚀速度很大。随着浓度继续增大,腐蚀速度也逐渐降低。受热面的壁温:受热面的低温腐蚀速度与金属壁温有一定的关系,实践表明:腐蚀严重的区域有两个:一个发生在壁温在水附近;另一个发生在烟气以下20-45℃区。
2)防止低温腐蚀的措施
a)采用低氧燃烧。 SO2转化为SO3的量减小,烟下降,腐蚀速度减小,但是化学不完全燃烧和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会有所增加;
b)控制炉膛燃烧温度水平,减少SO3的生成量。
c)定期吹灰,利于清除积灰,又利于防止低温腐蚀。
d)定期冲洗。如空预热器冷段积灰,可以用碱性水冲洗受热面清除积灰。冲洗后一般可以恢复至原先的排烟温度,而且腐蚀减轻。
e)避免和减少尾部受热面漏风。漏风会使受热面温度降低,腐蚀加速,特别是空气预热器漏风,漏风处温度大幅下降,导致严重的低温腐蚀。
空预热器的低温腐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燃料中的硫燃烧生成SO2,其中部分氧化形成SO3,使烟气的升高,当遇低温受热面时结露,并腐蚀金属。影响腐蚀速度的因素有:硫酸量、浓度和壁温。 预防低温腐蚀的措施是采用热风再循环,空气预热器,加装暖风器,采用耐腐蚀的材料,装设吹灰装置。
3)SCR投用对堵灰的影响
烟气中的SO3浓度高于逃逸氨浓度时主要生成硫酸氢氨,一定的温度区间呈现液态,是一种高粘性液态物质,易冷凝沉积在空预器换热元件表面,粘附烟气中
的飞灰颗粒堵塞换热元件通道,增加空预器阻力并影响换热效果。
预防空预器堵塞的措施:
a)氨逃逸量控制:预留催化剂层·喷氨优化
b)SO3生成量控制:燃烧调整
c)运行温度控制: SCR脱硝催化剂的反应温度一般在320~400℃,当运行温度低于该值时,催化剂活性下降, 喷入的氨无法被有效利用, 从而形成较高的氨逃逸;
d)空预器改造
e)加强吹灰
空气预热器工作原理
空气预热器就是锅炉尾部烟道中的烟气通过内部的散热片将进入锅炉前的空气预热到一定温度的受热面。
用于提高锅炉的热交换性能,空气预热器供货,降低能量消耗。
空气预热器工作原理:较为简单,烟气从管箱外部流经,
空气从管箱内部通过,通过温差不同传热。
与省煤器、过热器等原理相同。
按空气预热器的传热方式可将空气预热器分为导热式和再生式两大类。
在导热式空气预器中常用的是管式空气预热器。
随着锅炉参数的提高和容量的增加,管式空气预热器的受热面也增大,
这给尾部受热面的布置带来了困难。
因此,在大容量机组中多数采用结构紧凑、质量较轻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