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的发展历史
在金属表面进行瓷釉涂搪可以防止金属生锈,使金属在受热时不至于在表面形成氧化层并且能抵抗各种液体的侵蚀。搪瓷制品不仅安全,易于洗涤洁净,可以广泛地用作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饮食器具和洗涤用具,而且在特定的条件下,瓷釉涂搪在金属坯体上表现出的硬度高、耐高温、耐磨以及绝缘作用等优良性能,使搪瓷制品有了更加广泛的用途。瓷釉层还可以赋予制品以美丽的外表,装点人们的生活。可见搪瓷制品兼备了金属的强度和瓷釉华丽的外表以及耐化学侵蚀的性能。
搪瓷,旧称珐琅。起源于玻璃装饰金属。古埃及早出现 ,其次是希腊。6世纪欧洲嵌丝珐琅、剔花珐琅、浮雕珐琅、透光珐琅、画珐琅相继问世。8世纪中国开始发展珐琅,到14世纪末珐琅技艺日趋成熟 ,15世纪中期明代景泰年间的制品尤为著称,故有景泰蓝之称。19世纪初,欧洲研制出铸铁搪瓷,为搪瓷由工艺品走向日用品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当时铸造技术落后,搪瓷管,铸铁搪瓷应用受到限制。19世纪中,各类工业的发展,促使钢板搪瓷兴起,搪瓷管生产厂家,开创了现代搪瓷的新纪元。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各种不同性能瓷釉的问世,钢板及其他金属材料的推广运用,耐火材料、窑炉、涂搪技术的不断更新,加快了搪瓷工业的发展。
搪瓷几乎与玻璃同时出现,古埃及是早的搪瓷生产国,其次是希腊。初仅用贵金属涂烧瓷釉,主要作为首饰和工艺品。中国约在公元 8世纪掌握了在铜上搪瓷的工艺。约15世纪中叶(明代景泰年间)在北京生产了精细的铜胎搪瓷工艺品——景泰蓝。 19世纪初,开始用铸铁制搪瓷,开创了工业用搪瓷的新纪元。19世纪后期又发展了钢板搪瓷。吕布兰法制得的纯碱、精制的硼砂以及其他原料相继被用作瓷釉的成分,使搪瓷性能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搪瓷釉的基本成分有哪几种?
分为下列5种。
基体剂:占瓷釉总量的40~60%,是决定搪瓷釉主要性能的成分。有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钛等。
助熔剂:促进搪瓷釉熔融,改善其工艺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有氧化钠、氧化钾、氧化硼等。乳浊剂:赋予坯体以良好的遮盖能力。有氧化钛、氧化锑、氧化锆、氧化锶等。
密着剂:使瓷釉同坯体牢固结合。有氧化钴、氧化镍、氧化铜、氧化锑、氧化钼等。
着色剂:赋予搪瓷釉以各种颜色,以达到彩饰效果的成分。
有氧化钴,搪瓷管采购,呈鲜蓝色;氧化铜,呈绿色或红色;氧化铬,呈深绿色;氧化铁,搪瓷管价格,呈赭红色等。这类氧化物的用量一般为0.1~2.5%。
引起搪瓷管空气预热器爆管的常见原因有:炉膛高度偏低、蒸汽重量流速偏低、结构布置欠妥、受热面积过大、焊接质量问题、腐蚀、磨损、膨胀拉裂、锅炉的变工况运行、高加的投运等,但爆管的主要原因是受热面超温过热导致的。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1.受热面短期过热锅炉受热面内部工质短时间内换热状况严重恶化时,壁温急剧上升,使钢材强度大幅度下降,搪瓷管标准,会在短时间内造成金属过热引起爆管。
2.受热面长期过热锅炉受热面管子由于热偏差、水动力偏差或积垢、堵塞、错用钢材等原因,管内T质换热较差,金属长期处于幅度不很大的超温状态下运行,搪瓷管,管子金属在应力作用下发生蠕变(管子胀粗),搪瓷管。搪瓷管,直至破裂。
3.空气预热器搪瓷管就是在普通钢管侧搪烧上一层掺入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成分材料的搪瓷釉,经高温烧制而成。加上这层搪瓷,可以让钢管变得耐磨耐热耐腐蚀。山东一明搪瓷是比较成熟的搪瓷生产厂家,他们生产的空气预热器搪瓷管分为内搪、外搪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