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的工艺制作特点是什么?
搪瓷管空气预热器生产主要有釉料制备、坯体制备、涂搪、干燥、烧成、检验等工序。对于艺术搪瓷、日用搪瓷、卫生搪瓷、建筑搪瓷等,为了外观装饰和使用的需要,还需经过彩饰和装配。工业搪瓷设备则需经检测后再进行组装。
在预先冲压或铸造成型的金属坯上先涂敷底釉,烧成后再涂敷面釉(一次或数次),这是传统的多次涂搪法。底釉是与金属坯相互结合的过渡层,空气预热器运输,具有较强的密着性,面釉涂敷在底釉上,起遮盖底色并赋予制品以光滑美观的表面和一系列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面釉又有乳浊面釉(白色和有色)和无色透明光釉之分。后者是涂烧在制品外层以增强光泽或改善性能用的补加面釉。现在已有一次涂搪新工艺,即配制一种釉,既作底釉,又作面釉,一次涂敷,一次烧成即得到产品。
瓷釉制备
瓷釉是涂在金属坯体上的玻璃态硅酸盐或硼硅酸盐涂层。瓷釉料包括七种组分,各有不同的作用(见表)。基体剂是主要的,其中多数是硅酸盐、氧化硼、氧化铝和碱金属氧化物。按坯体材料种类和制品性能的要求来确定瓷釉化学组成。要求准确称量,充分混匀(干混,也可加5~15%的水,并制成小球),在池窑(中国多用隔焰池窑)、坩埚窑或回转炉中熔化达一定均匀程度,经水淬、气冷或热压成薄片(0.6~1.5mm),然后研磨(用球磨机或气流粉磨机)成干釉粉或加水制成釉浆。
涂搪
将釉粉或釉浆均匀涂敷在金属坯胎上,经烧成后再涂敷面釉。涂搪方法有浸渍、浇注、喷雾、洒粉法等。洒粉法是在灼热底釉上洒上干的面釉粉,空气预热器安装,使涂搪和焙烧合为一项操作,也是铸铁大件(浴盆、反应锅等)必用的方法。此外,还有静电涂粉和电泳法涂搪等。
制品烧成
已涂搪瓷釉的坯件置于箱式炉、转盘炉或隧道炉中烧成。含密着剂的硼硅酸盐底釉,烧成温度约为880~930℃,为使其能在坯体表面形成氧化铁层,有利于瓷层同坯体(钢材)良好密着,故须采取氧化气氛。面釉烧成温度略低,用锑乳浊色的锑面釉为850~900℃,钛面釉为820~860℃。为使面釉具有良好乳浊和鲜艳色彩,空气预热器,并与底釉紧密结合,要严格控制烧成时间和炉中气氛,铸铁坯体若用锑釉和钛釉则对气氛尤为敏感。
空气预热器与锅炉
现代锅炉中,空气预热器成为锅炉不可少的部件。对于低压锅炉,空气预热器价格,因给水温度很低,用省煤器已能很有效地将烟气温度冷却到合理的温度,常无空气预热器,不过有的工业锅炉,给水除氧后,温度也有104℃,尤其是燃用着火困难的燃料 为了改善着火燃烧条件,也有采用空气预热器的。对于火床燃烧的工业炉,因炉排片温度的限制,即使有空气预热器,空气的温度也不超过150~180℃。
空气预热器多用于燃煤电站锅炉,可分为管式、回转式两种,其中回转式又分为风罩回转式和受热面回转式两种。电站锅炉较常采用受热面回转式预热器,在锅炉中的应用一般为两分仓、三分仓、四分仓式,其中四分仓较常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