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设计节能措施有哪些?
(1)锅炉设计时,空气预热器厂家地址,首先应进行设备的合理选型。为了确保工业锅炉的安全节能地满足用户要求,空气预热器采购,必须因地自宜选择合适的锅炉,根据科学合理的选型原则设计锅炉的型式。
(2)锅炉选型时,还应正确选择锅炉的燃料
应根据锅炉的类型、行业、安装地域合理选择燃料种类。合理配煤,使燃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粒度等符合进口锅炉燃烧设备要求。同时,鼓励使用秸秆成型燃料等新能源作为替代燃料或掺烧燃料。
(3)在选择风机和水泵时,要选择新型的节能型产品,不能选择落后淘汰的产品;按锅炉运行工况匹配水泵、风机和电机,避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对目前正在使用的低效、能耗大的辅机,应予以改造或用节能产品替代。
(4)合理选择锅炉的参数
锅炉一般在额定负荷的80%~90%时运行好,随着负荷的下降,效率也要下降。一般选用锅炉的容量比实际用汽量大10%就行了,如选择的参数不正好时,根据系列标准,可选用较高一档参数的锅炉。锅炉辅机的选择也要参照上述原则,避免“大马拉小车”。
(5)合理确定锅炉的数量
原则是要考虑锅炉正常检修停炉,又要注意锅炉房里的锅炉台数不多于3~4台。
(6)科学设计使用锅炉省煤器
为了减少排烟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在锅炉尾部烟道设置省煤器受热面,利用烟气的热量加热锅炉给水,达到节能目的,加装省煤器后,提高给水温度,使炉水与给水温差减小,减少了锅炉给水产生的热效力。
国家规定:凡<4吨/时锅炉排烟温度不大于250℃;≥4吨/时锅炉排烟温度不大于200℃;≥10吨/时锅炉排烟温度不大于160℃,否则应安装省煤器。
锅炉空气预热器的密封形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主要有轴向密封、径向密封、环向密封。
1)轴向密封装置主要由轴向密封片和轴向密封板构成,轴向密封片安装在转子外表面,它由螺栓与各扇形仓格板的外缘相连接,并沿整个转子的轴向高度布置。且与轴平行,随转子一起转动,轴向密封板装置主要由轴向密封片及两块弧形板和调整装置组成。
2)径向密封装置主要由扇形板与径向密封片组成,径向密封片是螺栓固定在转子的上、下隔板的端部,沿半径方向分成数断,也随转子一起转动,径向密封片可上下适当调整,与扇形板构成整个径向密封装置。它用于阻止转子上下端面与扇形板动、静部件之间因压力不同而造成漏风。
3) 环向密封装置在转子外壳上、下端面的整个外侧圆周上,它由旁路密封片与T型钢构成,T型钢与转子外圆周上的角钢相连接,空气预热器,也随转子一起,旁路密封片沿转子外缘布置,环向密封装置是为了防止气流不经过空预器受热面,空气预热器供货,而直接从转子一端跑另一端。除上述密封装置外,三分仓受热面转动的回转式空预器通常还装有转子中心筒密封,静密封片和补隙片这些都有助于减少漏风。
空气预热器排烟温度过高该如何解决?
很多电厂的空气预热器排烟温度过高不知道该怎么办,下面大家介绍一下它的解决办法。
目前,电站锅炉的空气预热器普遍排烟温度较高,较高的排烟温度造成锅炉效率下降,制粉系统干燥出力不足,长期运行,很不经济。这是空气预热器行业普遍共性的问题。
很多电厂都想利用空气预热器改造的机会解决排烟温度过高的问题,从而尽可能提高锅炉效率。大多数电厂原来的空气预热器并没有预留层,单纯地将冷端换成搪瓷,并且加高到900多,并不能保证排烟温度一定降低,这涉及到热力学计算、阻力计算、温度场计算、波形选择、搪瓷质量等诸多问题,这些技术必须要有理论支持和多年的经验作为指导。如果不能解决排烟温度过高的问题,势必影响到锅炉效率,甚至导致排烟温度比原来的更高。
解决办法:如果预热器先天不足,则需重新更换。所以对于预热器的设计问题的重视,才是其性能的有力保障。由于改造前后锅炉使用的燃料等条件不可能完全相同,以下仅以机组在空预器改造前后满负荷工况下作粗略对比分析。
空气预热器改造前后满负荷工况下主要性能参数比较空预器换热元件已到使用寿命,库房内换热元件备件已用完,此时进行空气预热器改造即改造了密封装置,又更换了换热元件,可谓一举两得。漏风率降低,可保护锅炉燃烧氧量充足,减少锅炉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排烟热损失,排烟温度降低了,锅炉效率大致提高。同时,热风温度提高,有力地保证了广旺贫煤的着火和稳定燃烧。漏风率降低,减少了空气和烟气流量,降低送风机、引风机电耗,同时也避免了因风机出力不足而影响整台机组的出力。漏风率降低,减少了空预器出口烟气流量,降低了烟气流速,从而使静电除尘器的效率增加,同时所有在空预器下游的设备磨损降低,其维修、维护量大大减少。对空气预热器本身,漏风率减小,空气侧漏向烟气侧的流量下降,流速降低,各易磨损件的寿命也延长,维修、维护工作量减少。